泰坦尼克号上曾载8名中国人 逃生后遭质疑(图)

大船一往无前地向着美国行进,出现在三等舱里的这八个中国人,他们到底是谁?经营泰坦尼克号的白星公司,记下了所有乘客的姓名。八个中国人的名字如下:Fang Lang、Lee Bing、Ali Lam、Chang Chip、Choong Foo、Lee Ling、Ling Lee和Len Lam。但长久以来,国外媒体对八个中国乘客的英文名字拼法争议不断。直到记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查到他们的繁体中文签名,但只有四份,分别是:钟捷、李炳、炳新、Choong Foo(签名以两个“+”代替)。

他们都是中国香港籍男子,最小的24岁,最大的37岁。在详细收集泰坦尼克号数据资料的“泰坦尼克号大百科”论坛上,显示他们的职业都是船上的锅炉工。

“1912年前后,香港海员基本来自广东、宁波、海南等沿海城市,因战乱逃到香港求生。当时没有中国轮船,所以他们只能给外国轮船做事。”现任香港海员工会副主席的黄国健这样分析,“中国人当时在船上都是低级海员,主要做的是烧煤、加油、扫地等工作,工资只有外国海员的五分之一。”

Fang Lang他们从事的锅炉工,是泰坦尼克号上最低贱的工种。黄国健说:“每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为锅炉加煤烧火,有时候就睡在煤堆上,也没有降温设备。”Fang Lang他们受雇于唐纳森船运公司,按照计划,等泰坦尼克号抵达纽约之后,他们就搭上经停纽约的Annetta号轮船,继续做工。

凌晨2点20分,泰坦尼克号完全沉没,海面上漂浮着大量的乘客尸体。14号救生艇的指挥官罗威打算回去救人,这也是当晚唯一一艘返回救人的船只。

“还有人吗?”罗威喊着,“还有人吗?”就在几分钟前,罗威差不多要放弃了,因为他找不到一个活人。当看到木板上那个一动不动的人影时,罗威并不认为这会是一个活人。

“当时我们都以为他死了。”1912年5月,发表在《半月刊》杂志上的《我怎样从泰坦尼克号沉没中获救》一文中,跟罗威一起返回救人的乘客夏洛特·科列说:“我们朝他大喊,但他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个趴在木板上的人,正是Fang Lang。而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最后获救的人变成了露丝。

罗威费劲地把Fang Lang拖上船,船上的乘客围上去按摩他的胸口和冻僵的四肢,奄奄一息的Fang Lang睁开了眼睛,嘴里还嘟嘟囔囔说了几句广东话。发现没人听得懂,他就伸了伸腿,舒展了一下胳膊,夏洛特·科列说:“几乎在五分钟内,他居然就恢复了体力”。

Fang Lang很快赢得了所有乘客的尊重,当发现身边一位船员因劳累过度快要晕倒时,Fang Lang接过船桨,用力划起船来。指挥官罗威说:“他看起来像个英雄!”

1912年4月12日中午1点30分,经停爱尔兰皇后镇(现为科夫)港口后,泰坦尼克号向着更开阔深远的北大西洋驶去。船长詹姆斯·史密斯发出命令,25节,全速前进!

詹姆斯·史密斯当然很有信心,因为耗资7500万英镑打造的泰坦尼克号,长260米,宽28米,排水量达到了规模空前的66000吨,英国报纸甚至将它形容为“海上凡尔赛宫”。

与Fang Lang他们一起住在三等舱的,主要是来自爱尔兰、瑞典、芬兰、比利时等地的移民,他们一心盼着能去纽约淘金,然后开始全新的生活。

而情况也确实如此,对很多三等舱乘客来说,泰坦尼克号的住宿条件比他们所能想象到的更优越:舒适的弹簧床垫,整齐摆放的枕头毯子,船舱里还配备了洗漱池、小衣柜、床头取暖器等。

如果一定要挑出点毛病,就是整个三等舱里只有两个澡盆,分为男用和女用。这没法怪白星公司,在当时的西方,穷人经常洗澡被认为是引发肺病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Fang Lang和七名同伴穿过喧闹的南安普顿港码头,眼前出现了一艘他们从未见过的巨大客轮。这是1912年4月10日上午,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即将从英国启航,载着2223名乘客及船员,目的地纽约。

Fang Lang手头那张船票可供八个人使用,价格是56英镑9先令11便士,三等舱,编号1601。当他跟七名中国同伴走进位于巨轮下层甲板的三等舱时,首先看到的是休息大厅,然后是吸烟室,再往里走才是他们的舱位。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同样住在三等舱的穷小子杰克,可以在各层甲板自由出入,但现实情况是如果Fang Lang想去上层甲板观光,必须穿过一个楼梯通道,而那里铁门紧闭。

事实上,当时西方社会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即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价值几千英镑的一等舱船票。能坐进一等舱的全是名流贵胄,共338人,他们可以享受游泳池、健身房、壁球室,以及土耳其浴室和整支的管弦乐队。商人、教师等仅够资格买二等舱船票,共279人。至于三等舱,则塞满了来自欧洲各地的移民,票价从3英镑到8英镑不等。

中午11点,泰坦尼克号的巨大烟囱开始喷出白色蒸汽,29台锅炉中的25台依次点火。12点整,这艘豪华客轮缓缓驶离港口。

后来有人描述开船时的情形人们兴奋地在船上奔跑,感受巨轮身上每个无与伦比的细节。正如杰克在电影《泰坦尼克号》开头所做的,他跟同伴跑去船头,迎着海风大声尖叫。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