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科学

在现代科学方面,中国用了150年的时间追上了西方500年的进展。所以当代的中国人难免对科技发展的速度有所高估,把科学当作无比伟大正确的事物。而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科学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完美。客观公正的评价科学,也是一种科学精神。

今天我们来说说爱因斯坦,他是和牛顿并列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对爱因斯坦的评价其实已经相对很客观了,因为他生活的年代,科学思维方式已经很普及了,也影响文化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他16岁考苏黎世综合技术学院,没考上,这放在现在就叫高考失利。后来的一年在瑞士上的补习学校,所以这就属于是高考失利复读。

好不容易考上了,在大学里经常缺课,为了过考试,总管同班的女同学借课堂笔记。结果最终,老跟人家借笔记,就慢慢熟了,于是就跟这个女同学米列娃恋爱了。

虽然算不上什么早恋吧,但是米列娃是在上学期间怀孕的,爱因斯坦是毕业了,但是米列娃因为怀孕生子这件事没能毕业,所以整个过程放在现在就是典型的“女大学生未婚先孕放弃了学业”这么一条新闻。

而且爱因斯坦毕业之后是想留校当助教的,但是被学校拒了,他就到处找工作,各处碰壁,始终找不着。

最后,还是同学格罗斯曼的爸爸托人帮他找了一份工作,这才进入了伯尔尼专利局。这个过程放在现在就像是能力不行的人托人走了关系才找到了工作。在专利局工作了5年多的时间,才从实习生到三级技术员,又到了二级技术员,最终升到了一级技术员。

那这几年的社交就是跟从前上学时的好朋友周末一起读书散步,讨论问题,那放在现在可能就是小镇青年的读书会。

当然,核心问题是他们到底讨论了什么,爱因斯坦在那几年到底思考了什么,这是他伟大的一面。但是在他30岁之前,他身边的同事跟朋友对他的态度可完全不是我们现在一提起爱因斯坦带着的那种仰慕。

因为长久以来,把科学家的形象夸大,把科学说成是一种无比正确的倾向一直都有,在中国尤其是这样。

最近30年的时间,我们大力提倡发展科学,通过各种办法追上了别国两三百年的发展过程,所以中国人对科技的认可程度比美国人强烈得多。

那在中国,我们不用担心这样的人,反而是要担心轻信各种举着科学幌子招摇撞骗的人,其实他们这些人就是利用了大众对科学过于高估,过于信任。

像现在的保健品市场、灵修班、基因算命、区块链 ICO、无效的医疗,都是在这种错误的认知土壤中长出来的。

所以, 当我们有机会详细了解到那些伟大科学家的平凡的一面之后,也许那种世上根本就没有神仙,不信邪的思考习惯就能帮助我们避开很多陷阱。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