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20年】系列十:了不起的成昆铁路了不起的筑路人!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

历史承载记忆,岁月见证辉煌。迄今为止,我们企业已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一路走来,全体“隧道人”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为进一步鼓舞士气,提振精神,凝聚力量,公司官微开辟“辉煌20年”专栏,挖掘20年来公司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发展经验及重大事件等,助力“三大改革”攻坚,实现“苦干三年、重铸辉煌”的愿景。今天,公司官微推出成昆精神永垂不朽专题,让我们一起感受两代建设者对新老成昆铁路的坚守!对成昆精神的传承!

一辆绿皮火车宛若山间游龙,穿越重峦叠嶂,在这山高林密、谷深流急的西南山区逶迤前行。这就是1984年被联合国称之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在这条老成昆铁路的旁边,成昆铁路复线的建设如火如荼,筑路人在崇山峻岭间挥洒汗水,在成昆精神的基础上,传承着“勇于挑战、勇于拼搏、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勇于超越”的新成昆精神。

从铁道兵到筑路人,从肩挑人抗到机械化施工,半个世纪以来,新老成昆线上上演着一代又一代的青春,但是成昆精神却是穿越50年的时间隧道,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列车来到乐山市金口河区后,沿大渡河一路逆流而上。不久,就进入了山高谷深的大小凉山地界。从这里开始,成昆铁路的线路主要由隧道和桥梁构成,能够“脚踏实地”的地方少之又少。列车在悬崖边行驶,时而穿越隧道,仿佛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时而越过桥梁,仿佛凭虚御风行在空中。

当年,这里被外国专家称为“铁路禁区”,外国人断言中国人不可能在这里修建出铁路。就算修出来了,也会被沿线的自然灾害摧毁为一堆废铁。外国专家的预言不是信口开河,成昆铁路北起川西成都平原,横跨岷江,沿大渡河,横贯大小凉山;十跨牛日河、八跨安宁河、强渡金沙江;三十余次迂回穿越龙川江峡谷,切断横断山脉,南至滇池湖滨昆明。

时代在变迁,岁月在流转。成昆铁路沿线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使是在施工技术日新月经的今天,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始终依然摆在筑路人的面前。在这里经历了最为复杂的垂直气候条件,“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飘雪花,七月穿棉袄”的顺口溜就是当地最真实的写照;经历了最为频繁的地质灾害,滑坡、危石、坍塌、断层、泥石流、有害气体……,世界上所有的地质灾害都集中在这里,因此这里又被成为“地质博物馆”。

凉山巍巍、金沙涛涛。多数的地方都是无路可走,铁道兵战士们一路翻山越岭、穿溪走涧,使用天梯溜索,在悬崖峭壁上挖隧道、建桥梁。他们先用钢钎打上桩,戴上一顶藤条编织成的帽子,把绳子往身上一栓,吊在悬崖上就开始了作业。用铁锹、十字镐、东北斧一锤一锤的打,一点一点的开凿炮眼。肩挑背扛物资,人工搅拌混凝土,小推车人工出渣。成昆铁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在大山肚子里“抠”出来的。

“天高我敢攀,地厚我敢钻。白云缠腰浪作伴,披星戴月把桥建。险山恶水凭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这首诗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战士们的精神风貌。成昆铁路长达1096公里,桥梁991座,隧道427座,桥隧长度占了总里程的近一半。面对这样世界罕见的施工难度,35万铁道兵齐聚大西南,开始了长达12年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成昆铁路建设时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中铁十八局隧道公司的筑路人不断克服高地温、高地应力、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带来的影响,在成昆铁路复线月直山隧道,筑路人正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日夜兼程的加快施工。

“隆隆隆”,幽深的月直山隧道里,一个长着两条巨长“手臂”的大家伙犹如一头猛兽,吞噬着岩石,埋头向隧道深处穿越。2名工人在驾驶工作区操作着两条机械手臂,1名安全员在后方盯控安全,不到1分钟,凿岩台车打眼完成。“铁道兵时代,那是人海战术加手工开挖,而现在两三名工人加1台凿岩台车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高效还安全。”隧道公司成昆铁路复线项目副经理李超说。

由于月直山隧道长达14千米,越往隧道深处,氧气含量越少,让人胸口沉闷;越临近工作面,噪音越大,简直让人震耳欲聋。与铁道兵时代不同的是,现在隧道施工都是专业的从事隧道作业和管理的施工队伍,他们身穿反光背心,脚蹬防滑鞋,身上护目镜、耳塞、口罩、手套等一应俱全。安全帽后面还有一个智能芯片,可以显示工人姓名及目前处于什么位置,还可以实时显示洞内有多少人正在作业。掌子面附近还安装了应急自救器,如果遇到塌方,可以有效保证氧气,给后期救援留足时间。再也不像铁道兵时代,一旦遇到塌方,除了逃生第一反应是抓起一把沙石,洒向正在埋头打风枪的战士,提醒战士危险。

施工中,成昆项目部以铁路施工标准化为支撑,狠抓施工管理不放松。成昆铁路项目经理艾锡春说道,“老成昆铁路那是在豆腐块上挖隧道,现在开挖工法的改进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复线建设在质量、安全、效率方面较以前有太大的进步。”项目以安全质量为保证,技术控制为引擎,把铁路施工技术标准落实到实处,成功推动铁路施工管理再上台阶。

几度春风,几度秋雨。大凉山的索玛花开了又开,成昆铁路复线上场已有四年,光阴在不断流转,筑路人的坚守在默默流淌。他们没有因为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就打退堂鼓。反而是一茬又一茬的筑路人前赴后继的来到这里,誓要让成昆精神再放光芒。成昆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吴永孝说,“我们项目部的小伙子比较能吃苦,那几个现场技术员夏天背后全是湿的。2019年分来的大学生,没有走几个,大部分都在。”在月直山隧道坚守的这批队伍,他们是铁道兵的后代,他们身上依然流淌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军精神。甚至有几名老干部就是当年修建老成昆的铁道兵,他们真正践行了什么叫做“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

在金口河附近的铁道兵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一尊名为《生死关头》的雕像,记录了1965年9月3日下午,战士徐文科与战友正在成昆铁路大桥湾隧道施工时,突然发生大塌方,徐文科不幸被碎石和支撑木压住。在生死关头,徐文科把宝贵的最佳救生时间留给了战友,徐文科强忍着剧痛,对抢救自己的战友说:“不要管我,赶快离开。毛主席的伟大战略决策需要你们去实现。”战友得救了,年仅23岁的徐文科就这样壮烈牺牲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何其悲壮!

大小凉山附近由于地质松散,岩层风化严重,一有风吹草动,鸟兽行走,就很容易发生塌方落石。成昆铁路全线座,据不完全统计,在修建成昆铁路时,其中有2000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每修建500米铁路,就有一名战士倒下。成昆铁路的建成,真可谓是“一寸枕木一寸灰,每米路桥每米魂!”

斑驳的铁轨不断向远延伸,仿佛张开怀抱在欢迎着了一代又一代的筑路人。隧道公司成昆项目部的筑路人不仅担当起建设成昆铁路复线的重任,还义务的承担起守卫老成昆的使命。然而在2019年夏季,大山却露出了凶狠的獠牙。

7月28日-29日,由于大范围连续性强降雨,洪水携带着碎石、枯木一起涌向尼日河,造成了尼日河堵塞,决了堤的洪水像挣脱牢笼的野兽,汹涌着、咆哮着涌向既有成昆铁路埃岱隧道,导致线点左右,隧道公司成昆铁路项目部在接到老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发生水害塌方的抢险任务时,项目部立即出动全体男职工,组织了一批29人的救援队伍,于当晚17点赶赴窄板沟一号隧道,进行人工清理淤泥,疏通河道和隧道。当晚24点,党支部书记吴永孝带着项目部组织的第一批物资、机械到达指定位置。

经过连续5小时的高强度作业,救援队早已经饥肠辘辘,吃饭时大家都没有了交谈的欲望,只余一片连绵不绝的吞咽声。据参与抢险的工程部梁晓辉回忆,“当天除了救援工具,去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没带。没有地方睡觉,只能睡在铁轨旁边碎石沟里。”外面雨一直下个不停,一阵阵冷风从隧道里吹来,冻得大家瑟瑟发抖,只能并排挨着相互取暖。身下是塥人的石头,塥的人肉发疼。头顶输送物资的火车时不时行驶过。然而,大家谁也没有抱怨,依然在简单的整顿后投入的救灾。

次日清晨,项目部组织的后续物资、机械也陆续到达现场,投入抢险工作。虽然物资得到了一定的补充,但是帐篷之类的生活物资依然不够用,筑路人发扬国企的担当精神,优先保障工人的住宿。隧道公司副总经理曹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领导就单独申请帐篷,白天他和大家一起铲泥装袋,疏通水沟,一身泥水。夜晚他和其他同事一起睡到凉红车站楼梯上,忍受着雨夜湿寒。就这样大家一人一个台阶,靠着墙疲惫不堪睡了过去。

听说临近工区受灾严重,有大批工友和村民被困。成昆项目部再次发扬敢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精神,救援队出动由吴帅锋、郑建岭、唐亚军三人组成的先锋队到临近工区支援救灾。由于通往临近工区的唯一桥梁已被泥石流冲毁,连接两岸的最近通路被切断。唯一的方法就是从悬挂在洪水上方摇摇欲坠、破败不堪的开建桥电站到达对面。三人本可原路返回,但是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把临近工区的安危一直挂在心上。

他们找到一个4米左右的旧梯子,架在电站大坝的围墙边上,然后慢慢翻越过去。两侧就是大渡河的湍湍激流,头上的泄洪口石块不断喷射而出,从耳旁呼啸而过,在中流将大渡河撕裂为无数碎片,溅起的白浪仿佛闪着寒光的刀片向先锋队飞来。平日岿然不动的大山仿佛一只无助的小船在狂风巨浪中飘摇,随时都面临被吞没的危险…….

沿傍山公路深入灾区,三人头顶落石不断砸落,脚下路基多被山洪掏空,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一脚踏空,不知道厄运的落石会不会在下一刻降临。安质部唐亚军说,“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那边没吃没喝没人没信号,肯定急得不行。”步行近90分钟,沿途不忘做好安全隐患标识,一路有惊无险,三人平安抵达受灾地区。

被困的上百号人看到三人头顶安全帽上“中铁十八局”那五个鲜红的大字,知道这是一支铁军后代,他们一向有着扶贫济弱,奉献担当的传统。仿佛一瞬间注入了无穷的能量,大家暗淡的眼神渐渐有了生机,泪汪汪的眼睛里饱含着感激之情。

担心险情再次爆发,现场伤员需及时就医,三人立即组织被困人员清点人数,整顿出发。郑建岭打头,排查隐患,及时警示;吴帅锋押后,负责伤员转移,防止人员掉队;唐亚军居中,指导通行,安抚队伍情绪。在先锋队的帮护下,大家有序翻越大坝围墙。有些年老体弱的村民不敢翻阅围墙,吴帅锋就背着他们,爬上扶梯,然后一个一个将其背着送到对面。历经4小时的救援,148名被困人员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区,5名伤员得到及时送医。

8月11日18点,成昆铁路凉红站顺利恢复通车,标志着中铁十八局隧道公司抗洪抢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此次救援中,成昆项目部的筑路人历经14天14夜,再一次在大渡河畔吹响铁军号角,再一次在大凉山上传承成昆精神,他们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在场各级领导的赞许和当地村民的好评!

行走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仰头望不到山尖,低头看不到河谷,突然,听到远方传来一声声急促而又沉闷的风笛声,原来是一列绿皮火车正在露出的一小段山体上一节一节的前行,不到片刻,最后一节车厢也消失了踪影。远处山间雨后新笋般林立着一簇又一簇的彝家新寨,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成昆铁路不仅几十年如一日安然行驶在春风里,而且给外面世界带去了大山里可口的水果和矿产,也给大山里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文明。

彝族人“据险而据”,世世代代居住在山上,有的人甚至这辈子也没有走出过大山。据当地人说,小时候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火车,他们喜欢这个喷着浓烟,鸣着风笛,“哐当哐当”行走的“大家伙”。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时,好多离铁路更远的彝家同胞,披着察尔瓦,举着火把半夜上路,翻山越岭来看“北京开来的火车”。每当火车到站,彝族老少便争相涌上火车,带着自家的家禽家畜和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依托这条“绿色的脉搏”走向小康的道路。在彝家心里,成昆铁路是一条致富之路、是一条生命之路、是一条和谐之路。

时代在变,速度在变,不变的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情怀。今年8月29日-30日,甘洛县阿兹觉乡受暴雨影响,半夜水位大涨,洪水携带着石头四处乱撞,冲毁当地村民房屋和小学,成昆项目部7米多高的钢筋加工场被夷为平地。项目总工刘玉泉听说有村民失踪和工友受伤,雨夜驱车前往出口工区。“当时,天黑什么也看不到,也没多想就出发了。直到用手电筒往前方一照,才发现山下便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一点地垮塌,部分地段已被洪水淹没。”刘玉泉这才被迫与司机师傅返回项目部营区。等到雨过天晴后,成昆项目部主动抽调人员和机械,帮助村民疏通道路,转移受伤群众。

在乌斯河地区抢险的时候,成昆项目部主动帮忙当地政府修复被巨石砸断的成昆铁路既有线。项目部还决定修建起长150米,高24米,厚2米的挡墙,防止危石砸伤行人和砸坏成昆铁路。连续打混凝土时候,安全总监吴帅锋几乎就没合过眼,一连好几天都是凌晨三四点才睡觉,早上七八点又上工地。工程部部长徐智磊干了一天活,身上全是灰,累的倒床就睡,床单竟被他睡出一圈黑色的印记。他回来后,又黑又瘦,仿佛变了一个人。测量班李纪新戏谑地称自己是“杂工李继新”。他跑前跑后,既管现场测量,又管后勤保障。和他工作了很多年的同事才知道他不仅会开车,还会骑摩托车。后来,挡墙顺利完工,矗立在危石下方。这道挡墙不仅是成昆铁路的保护墙,也是当地村民出行的放心墙。

2019年,金口河区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歌咏比赛,成昆项目部干部职工与老铁道兵组成60人的代表队同台共唱《铁道兵志在四方》。“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了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当熟悉的歌曲再次响起,想到又来到大山里帮他们修铁路的铁军后代;发生灾害时,总想着帮扶弱者的铁军传人。荏苒的光阴如同电影带一般在彝家人眼前缓缓流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随着成昆项目部和当地政府不断加强党建联建、企地共建。成昆项目部筑路人的脚步也慢慢走进了彝家人的心里,获得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信任。近日,恰逢彝族新年,成昆项目部连续三年被当地政府和村民邀请一起过年。看歌舞表演、吃坝坝宴、围着篝火跳锅庄,成昆铁路的筑路人和彝家儿女在金口河刮起了最炫“民族风”,上演着彝汉一家亲的和谐场面。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老成昆到新成昆,50年的光阴对于与宇宙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于人类而言,却是好几代人的坚守。现在的成昆铁路就像一个睿智又和蔼的老人,早已在风雨中和这山水融为一体,默默地注视着沿线的变化和成昆复线的建设。而成昆铁路复线就像初生的婴儿,焕发着无穷的生机。新一批筑路人传承着成昆精神,他们甘于拼搏、甘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成昆铁路复线的建设中,将成昆精神注入脚下的铁路,传递给飞驰的列车,让新时代气息穿过高山深谷,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