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另一个“克什米尔”也是搅屎棍大英帝国的“杰作”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接壤的邻邦,边界线公里。阿富汗主体民族普什图族是跨境民族,它是巴基斯坦的四大民族之一。普什图人总人数约2000万。由于阿难民的长期滞留巴基斯坦不归,巴境内的普什图人(巴也称之为帕坦人)已超过阿富汗境内的普什图人了。两国又都是国家,绝大部分为逊尼派。

两国地缘相邻、血缘相近、宗教相同,人员来往紧密,不少边界地区形同虚设,本应成为兄弟之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以来,两国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陷入了无解的领土之争——普什图斯坦(Pashtunistan),或译为普什图尼斯坦。正如著名于世的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之间的最大障碍,普什图尼斯坦则是巴阿之间进展关系的最大障碍。克什米尔是大英帝国这个搅屎棍的杰作,普什图尼斯坦也是大英帝国这个搅屎棍的杰作。

历史上,整个普什图尼斯坦地区都是属阿富汗领土一部分。但是英国觊觎阿富汗领土已久,发动两次侵阿战争,在第二次英阿战争之后,为了驯服不好应付的普什图部族,英国使出传统“技能”——迫使对方签订不平等条约,连蒙带骗地划定所谓新边界,因为当时参加谈判的是英印政府外务大臣莫提米尔·杜兰,所以这条新边界叫做“杜兰线”。

杜兰线是沿开伯尔山口—托巴—卡卡尔山脉划定,它将世居此处高山峻岭两侧的普什图人,硬生生地一分为二。其中很大一部分普什图部族的领地被划归英属印度的西北省(即今属巴基斯坦)

然而,阿富汗政府发觉上当之后,从未正式承认杜兰线,在阿富汗眼里,“杜兰线”如同中国眼里的“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无效的。即便是政权也坚持这一立场。杜兰线产生不久,当地红衫党领袖加法尔·汗兄弟领导了“普什图尼斯坦”运动,得到阿富汗政府大力支持。

1944年,阿富汗政府致函英属印度当局,对杜兰线外的普什图人命运表示严峻关切,但英国人不予理会。随着英国在南亚的殖民统治摇摇欲坠,普什图斯坦提出独立的要求,得到阿富汗的支持。但是英国一定要让这个地方划入巴基斯坦。阿富汗政府说,以前被你大英帝国非法骗走,现在既然你自己都不要了,为啥不还给我呢?但是英国拒绝了归还阿富汗或让其独立的要求。

阿富汗政府自然不予承认。1949年7月,阿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除1893年杜兰协定和1905、1919、1921年签订的几个英阿条约及其他任何涉及普什图人地位的条约。巴基斯坦独立之后,阿英矛盾转变为阿巴矛盾。

1949年9月,在阿富汗支持下,巴境内的普什图人宣布建立独立国家—普什图尼斯坦。阿巴关系迅速恶化。阿富汗是内陆国,巴基斯坦干扰阿富汗商品过境,随着事态升级,又对阿富汗实施禁运。两国的普什图人均对巴基斯坦进行骚扰。双方各自召回大使。

在这种背景下,阿富汗倒向苏联,巴基斯坦为了抗衡阿富汗,主动倒向美国,同时又重新派驻驻阿大使。

但是巴基斯坦又采取了措施,1953年修改行政区划,把西巴的省份合并为一省——当时巴基斯坦分为东巴和西巴,后来东巴独立为孟加拉国。

阿富汗做出激烈反应,3月30日,阿富汗首都群众举行,并闯入巴大使馆,将巴基斯坦国旗扯下。4月1日,巴方报复性突击了阿驻白沙瓦领事馆,将阿国旗扯下烧毁。双方遂断绝外交关系,巴基斯坦再度对阿富汗实行经济封锁。两年后,经土耳其、两伊出面,双方才复原外交关系。

这次冲突,进一步加深了苏联和阿富汗的关系,苏联成为阿富汗最大的援助国。苏联还公开支持阿富汗在领土争议上的立场。为了抗衡苏联影响,1955年巴基斯坦、伊朗加入美国主导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围堵苏联南下印度洋。巴阿争议,背后是美苏争霸的刀光剑影。

同时,美国为了拉拢阿富汗,阻止阿富汗过度亲苏,出面积极调停巴阿关系。在此背景下,巴阿签订了航空协定及贸易和过境协定,规定了某些有利于阿方进出口货物过境的办法,阿巴两国经贸关系渐趋正常。

在阿富汗达乌德第一次执政时期的1953—1963年,达乌德具有强烈的“普什图尼斯坦”情节,对普什图尼斯坦问题采取强硬立场。敏感的领土争议自然让巴阿两国关系雪上加霜。到了1961年,两国闹得不可开交,在此断绝关系。巴基斯坦封锁了阿富汗边境长达2年之久。

巴阿冲突让阿富汗国内经济陷入困境,被迫进一步倒向社会主义苏联,引起信仰教的国王和国内民众的极大不满。1963年达乌德被迫下台。

达乌德下台后,在伊朗斡旋之下,巴阿两国经过谈判又复原了外交关系,结束了舆论战和边界冲突。两国关系进入了长达10年的平稳期。在印巴冲突期间,阿富汗保持中立,使巴基斯坦没有腹背受敌。

巴基斯坦由此认识到巴阿关系的重要性,于是投桃报李,1970年修改宪法,解散了单一的西巴省,重新给予各省自治地位,并在普什图部落区建立高度自治的“联邦治理部落区”,还保证其独立性不受政府的任何干扰。这样普什图人从追求独立转而追求实质性自治。

苏联自然不甘就此认怂,在其暗中支持下,1973年7月,达乌德通过政变再度掌权,推翻了查希尔王朝,成立阿富汗共和国。

达乌德在外交上全面倒向苏联,把在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上立场强硬,公开勉励巴基斯坦境内的普什图人实行民族自决,称巴基斯坦是唯一存在分歧的国家。

但是两国的激烈冲突,并不符合两国利益,两国几乎是两败俱伤。阿富汗经济严峻受损,而巴基斯坦的主敌则是印度。所以在达乌德执政后期,努力改善与巴基斯坦、伊朗以及西方之间的关系。1976年巴阿实现首脑互访。巴也做了让步,首次承认阿富汗有权关注巴基斯坦普什图人的命运。这是两国关系历史性的突破。

但是巴阿关系的改善,以及阿富汗向西方靠拢,引起了苏联的不满,苏联开始扶持具有左翼色彩的阿富汗人民夺取政权。1978年,该党领导人塔拉基通过政变上台,再次采取对苏联一边倒政策。

人民政权完全效仿苏联的苏维埃形式,改国名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国旗也改为红色。1978年12月,双方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与美、巴对抗。在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上,再次回到“自决”立场。——历史再度陷入“死循环”。

紧接着,熟悉的一幕历史重演了,激进的社会经济改革和过分亲苏的政策引起国内外的不满,党内斗争也非常激烈,人民起义此起彼伏。1979年9月,人民主席阿明乘乱发动政变,处死塔拉基。

阿明上台后,又开始积极改善与美、中、巴的关系,阿苏关系则逐步恶化。但是,由于阿明继续在国内奉行过激政策,坚决反对力量,武装反而逐步扩散至全国28个省中的25个省,政府军也成批倒戈。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终于下定决心,亲自出马出兵阿富汗。1979年12月25日,苏联全面入侵阿富汗,推翻了阿明政权,扶持亲苏的卡尔迈勒上台。不料陷入“帝国坟场”阿富汗长达10年的战争泥潭,也敲响了苏联帝国的丧钟。城头变幻大王旗,二十多年后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也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泥潭。

长期而残酷的战争,临时淡化了普什图人自决的想法。但是,只要普什图尼斯坦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一旦时机成熟,终究会再度冒出头来,成为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