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灵感(组图)

草原上的歌声、风声、雨声和驼羔、牛羊的叫声,滋润着内蒙古作曲家色·恩克巴雅尔的音乐神经。他常说:“都市的车马喧嚣和市井的嘈杂,使我难以端坐琴房去构思、去谱曲。只有置身茫茫草原、浩瀚戈壁,我才会找到创作的冲动和灵感。”

1956年,色·恩克巴雅尔出生于阿拉善盟阿左旗,在蒙古族传统民歌的陪伴下,色·恩克巴雅尔7岁就开始了放牧生活。“骆驼、牛、羊以及戈壁、绿洲给了我生活的积淀。”他说。

1971年,15岁的色·恩克巴雅尔进入家乡的一家企业工作。他喜欢唱歌,无论美声还是民歌都难不倒他,且模仿能力极强。工作之余,他常给厂里画板画专栏,同时还参加了阿左旗文化馆美术学习班,并前往西安、兰州参观画展。“带着对艺术的喜爱和执着,1977年,我进入呼和浩特市直属乌兰牧骑学习声乐,一年后,我幸运地被内蒙古广播文工团录取,成为一名独唱演员。”

进入文工团后,由于乐理和视唱练耳等音乐知识的缺乏,色·恩克巴雅尔付出了别人十倍的辛苦,他说:“在文工团学习音乐的3年里,钻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看书学习是常有的事儿,3年后,就出类拔萃了。”

一次课上,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声乐教授偶然间听到色·恩克巴雅尔的歌声,便毫不客气地对他说:“你这样唱,走不远。”短短7个字,给了色·恩克巴雅尔重重一击,“后来,这位老师让我3个月别唱歌,只练发声、拉舌头和稳喉结。3个月后,喉结稳住了,可不知怎么回事,我再也唱不出来了。”

色·恩克巴雅尔心想:“为了声乐,我从乌兰牧骑一路走来,现在,美术也扔了很多年,难道艺术的道路就此结束了吗?该怎么办?我反复问自己。”生性坚强的色·恩克巴雅尔没有自暴自弃,很快找到了另一个突破口。“既然唱不出来,那么我就去创作,自己写歌,写作品。”色·恩克巴雅尔笑着说,“这简直就是一次过山车式的经历。经过两年的努力,1985年,我终于调入了团里的创作组,还参加了合唱团。”就这样,色·恩克巴雅尔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在之后20多年的创作生涯里,色·恩克巴雅尔冒着酷暑严寒,走遍了大漠南北、新疆青海,从游牧部落汲取鲜活的传统音乐养分,在作品中注入艺术家的哲理思考,共创造出160多部(首)声乐作品,涉及大合唱、小重唱、重唱、独唱、领唱。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4部电视剧音乐,1部电影音乐,3部交响乐作品和1台歌舞音乐剧。

“团里好几次出去学习的机会我都没有去成,其实一直很想去。1992年,我终于有了一次去蒙古国学习音乐的机会,团里的领导们非常支持,妻子也支持我。”就这样,怀有雄心壮志的色·恩克巴雅尔踏上了去蒙古国的求学之路。由于他不了解蒙古文化艺术大学音乐学术术语,直到一年后,他才正式被蒙古文化艺术大学录取。

色·恩克巴雅尔对记者说:“记得第一天上课,我坐在最后一排,教室里全都是20岁左右的孩子。上课了,老师还没来,同学们都扭过头看我。一个同学终于憋不住问了我一句,‘老师,怎么还不开始上课啊?’我说我和你们一样,也是刚刚考进来的。听了我的回答后,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还有几个同学说,‘不可能吧?’当时我的脸也开始发烫了。”随后,色·恩克巴雅尔给同学们讲了他的经历,大家都很理解他。

色·恩克巴雅尔在蒙古文化艺术大学的导师是蒙古国著名音乐家纳·江仓诺日布。“我和老师有很多的交流,他充满智慧。他教作曲是从美学、逻辑学、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中讲解和启发我们,让学生很快领悟到作曲的方法和奥秘。”在色·恩克巴雅尔的作品里,人们不难体会,无论器乐作品还是声乐作品,流行的还是跟国际接轨的,它们都是有生活的。正像色·恩克巴雅尔所说,深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结合美学和哲学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被听众们喜爱和接受。

作为杰出人物,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专题介绍了色·恩克巴雅尔的音乐创作历程,侧重介绍了他在音乐创作中所表现出的高度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音乐创作中所取得的业绩,肯定了他在民族音乐与世界优秀音乐形式结合方面做出的贡献。

2001年11月7日,在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一系列的压轴戏中,色·恩克巴雅尔上演了一部精彩的乐章,他成功举办“生命的呼唤—色·恩克巴雅尔合唱作品音乐会”,并先后在央视和内蒙古卫视音乐栏目中播出。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王震亚说:“他的作品,从旋律、音乐语言、和声,包括肢体语言,完全是民族化的。”中国音协主席吴祖强称:“他把蒙古族的音乐、精神和风格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很高兴年轻一代音乐人出现并超过了我们。”著名作曲家辛沪光表示:“色·恩克巴雅尔很有才气,想象力丰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我听得都直流泪。从这里我们看出了希望,蒙古族音乐已经走向世界了。”

作为蒙古族青年合唱团的创始人之一,色·恩克巴雅尔一直为它奉献着自己的才华。经过15年的努力,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已经成为驰名国际乐坛的著名合唱团体。合唱团主要保留曲目,大多由色·恩克巴雅尔度身定做。

1991年,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参加第三届北京合唱节,荣获表演一等奖。其参赛的3首作品都是色·恩克巴雅尔的杰作。1996年,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初战告捷。他们应邀赴澳大利亚悉尼参加第四届世界合唱节,其中演唱了色·恩克巴雅尔创作的5首作品。世界合唱联盟主席萨茨曼先生对色·恩克巴雅尔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称:“色·恩克巴雅尔的音乐作品以生动的音乐形象,独特新颖的表现技巧,深刻的寓意,真挚、热烈、深沉的激情震撼了所有人的心。”

2000年,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应邀赴奥地利参加首届世界奥林匹克合唱大赛,演唱了色·恩克巴雅尔的作品《蒙古靴》,打动了在场的每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评委。著名学者余秋雨听了《蒙古靴》后说:“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通过一个小小的马靴,深刻地反映了内蒙古的民族文化。”

色·恩克巴雅尔回忆道:“演出后很晚了,我们一起去当地的一个餐厅吃夜宵,由于餐厅的东西都没准备好,我们就一直等。不一会儿,来了一个20多人的旅游团,这个旅游团里有欧洲好几个国家的人。我们互相打招呼后,他们就开始喝酒。这时,我们的饭菜上来了,也开始边玩儿边唱。开始,我们用德语唱了一首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旅游团的人都惊呆了,都跑过来拥抱我们,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我们居然会用德语演唱勃拉姆斯的作品,而且唱得这么好。随后,我们又为他们演唱了《八骏赞》和永儒布老师的《四海》,可把他们高兴坏了。有的人听了我们的演唱后,居然哭了。他们说一定要看我们第二天晚上的演出,演出结束后,他们送给我们长时间的掌声,大喊‘太好听了!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