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寺都有个洋葱顶|

搜索引擎给出的答案,可能体现了很多人的集体记忆 —— 世界各地的寺总是都长着一个,或者不止一个的大圆顶。

也正因此,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将这种大圆顶的建筑特征和「」、「阿拉伯」之类的概念对等起来,还有不少人相信,这是沙特阿拉伯传来的建筑风格。

不过,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宗教建筑都有一个巨大的穹顶。在叙事中,这些共通的圆顶建筑甚至还成为了「人类一开始就是」的证据。

事实上,今天的寺常见的大圆顶并非源自教传统。教最早的几座寺,都没有大圆顶。

《古兰经》提到名字的寺有三座,即最尊贵的禁寺(又名麦加大寺,朝觐的最终目的地)、远寺(又名耶路撒冷阿克萨寺)和「买士阿雷哈兰」。它们在建造之初都没有圆顶,今日的圆顶都是后世加盖的。

而由教的先知在公元 622 年前后主持修建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寺」——「库巴寺」,在建造之初也同样没有大圆顶的构件,主要建筑形式还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方形庭院。

公元 632 年,阿拉伯帝国开始向外扩张。两年后,征服了叙利亚的在隶属于东罗马帝国的大马士革接收了一座大型圆顶教堂 —— 圣约翰教堂,并在几十年后将其改建为寺。由此,世界上才出现了第一座有圆顶的寺。

圣约翰教堂的圆顶,正是源于古罗马的建筑技术。罗马人在世界建筑史上久负盛名,利用发券打拱制作圆拱结构正是其最强项。

早在公元 126 年时,罗马人就已经能够利用从西亚人和希腊人那里学来的建筑技术,修建了直径 43 米的巨大穹顶的万神殿,在随后长达 1300 多年的时间里都保持着世界最大穹顶的纪录,至今屹立不倒。

大约在圣约翰教堂被改为寺的同一时期,彻底征服了圣城耶路撒冷的倭马亚君主为了纪念先知,在圣城中修建了著名的圆顶寺,这也是自己建造的第一个有大圆顶的寺。而这一造型的选择,也是为了与当时遍布耶路撒冷的罗马式教堂保持一致。

不过,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世界各地的寺,并不都是古罗马式的半球形圆顶。而罗马式的圆顶,也并非今天一般提及的洋葱顶。这又是为什么?

在漫长的历史中,除了罗马,建筑还接受了诸多古文明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让寺的基本形制不断发展,也造就了不同地区寺不同类型的大圆顶。

阿拉伯帝国扩展初期,东罗马帝国的行省埃及被并入世界。埃及人擅长建造巨大的方尖灯塔,如世界奇观亚历山大灯塔。这项技术随后被用来为寺建立高塔。宣礼塔的阿拉伯原名也正是「灯塔」。

西亚人原本就是拱技术的发明人,早在萨珊波斯王朝时期,伊朗南部就矗立起拥有大圆顶和拱门的皇宫,波斯人皈依后也借这一技术发展出了独特的陀螺形的「波斯式圆顶」。

「波斯庭院」被融化吸收成「花园」式的园林建筑,而波斯帝国在皇宫和神殿上运用的大拱门造型也被吸纳成一种寺的风格。中国最大的寺喀什艾提尕尔寺就是这种大拱门的风格。

此时,们也从希腊等古文明中学习建筑和数学等有关知识,一座又一座罗马式和波斯式的大圆顶寺不断被建起。

不过,这一切被蒙古人的崛起打断了。十三世纪时,的花剌子模王朝与塞尔柱帝国先后为蒙古所灭,1258 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攻陷巴格达,最终灭亡了延续将近 600 年的阿拉伯帝国。

然而,蒙古骑兵最终还是被埃及的马木留克骑兵击败。1260 年,马木留克大军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附近的艾因贾鲁击败蒙古人,蒙古西征就此止步。

这场胜利使得阿拉伯的文明免于毁灭,也使开罗取代巴格达成为中东的宗教中心,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宗教艺术和建筑风格,其中当然包括了他们特有的大圆顶。

而留在中亚的蒙古人,则在战争不久后皈依了敌人的宗教。15 世纪左右,成吉思汗的后裔、波斯语突厥人帖木儿在统一了中亚和西亚的大部分区域之后建立了崭新的国家 —— 帖木儿帝国。

自此,蒙古人也开始热衷于修建高大的圆顶建筑,其风格主要体现为对高度的直白追求。在帝国首都撒马尔罕,最高达到 40 米的圆顶构成了整个城市的天际线。

不过,此时的世界虽然已经出现了多种大圆顶的建筑形制,但始终缺乏自主建造巨大圆顶的核心技术,直到 1453 年那场改变世界文明史的著名战役。

随着罗马帝国的最后一座城市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东正教圣座教堂 —— 圣索菲亚大教堂 —— 也作为东罗马文明的最后遗产被所继承。

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苏丹二世,在对这座世界最宏大建筑赞叹之余,立刻命令皇家建筑师对其研究和仿制。这些建筑师中,就包括后来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 —— 米马尔·希南。

· 左:土耳其建筑大师米马尔·希南(Mimar Sinan,1489-1588)的雕像,他出生于基督徒家庭,成年后皈依教,与米开朗基罗齐名并曾与达芬奇同事,是寺设计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 右:伊斯坦布尔的苏丹阿哈迈德寺(即「蓝色寺」),希南建筑风格的代表作,由他的徒弟设计建造

通过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研究,希南不仅掌握了建造巨大圆顶的技术,还在此后主持修建的建筑中融入了包括风格在内的全新设计理念。在奥斯曼帝国的推动下,二者融合而成的奥斯曼圆顶在当时的世界迅速流行开来。

例如,如今在大多数寺上都能看到的新月塔尖,就是在这一时期作为奥斯曼帝国的标志增添上的元素。

前文提到的帖木儿帝国的后裔在 16 世纪时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开始统治大印度地区,也由此将世界化的文化带入印度。

1632 年,莫卧儿帝国情圣皇帝沙贾汗倾尽国力为亡妻修建了举世著名的泰姬陵。得益于来自亚欧各地的设计师,其中包括希南的徒弟,这座陵墓集合了当时主流的技术和设计,如源自圣索菲亚的多个小顶撑中央大顶的技术风格、正前方的庭院、中央大拱门、两侧宣礼塔等。

其中最著名的特征,就是创造出了极富线条感的洋葱头圆顶,这一设计很可能是受到了南亚本地曲线式的寺庙风格的影响。

大约在修建泰姬陵的前后时期,莫卧儿帝国也出现了大量具有相似圆顶造型的寺庙或城堡,这种建筑风格也开始被称作「莫卧儿风格」。

然而唯美的泰姬陵却成了「黄金时代」的一抹晚霞,在那时,原本理性宽容的教已经日趋保守。而世界另一端,旧西罗马帝国属地的基督徒们走出漫长的中世纪,籍由学习世界各地的优秀科技而迎来了工业革命。

到了 19 世纪,莫卧儿帝国被英国殖民者所灭亡。全盛时期的大英帝国如同黄金时代的对待异教徒一样,对南亚的建筑审美抱有极大热情,并且不断融入了近代化工艺。

而莫卧儿式的大圆顶也伴随着英国殖民者的城市建设,从高贵少见的印度皇家建筑成了南亚大众装饰,被广泛传播到了英帝国的属地,如马来西亚。

莫卧儿圆顶也被广泛用于寺以外的大型建筑,如城门、堡垒、大型市场和政府机关等。马来西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甚至曾像北京盖大屋顶那样给大型建筑都加了洋葱顶。

在其自身成为一种建筑风格之前,之所以执着于为寺加盖圆顶,很大程度是出于实用性考虑。

与佛教低声诵经或者基督教集体唱诗不同,教的诵经是高亢悠远的单人吟诵。随着寺大殿的容量越来越大,如何让众多信众听清诵经师的声音成为一大难题。

巨大的圆顶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按照声学原理,这种穹顶能让声音产生更多的回声,传播得更远更久。正因如此,圆顶成为了寺最常见的外形构成。

在古代中国和西方殖民者进驻前的东南亚,由于缺乏石材和发券打拱的技术,当地就只能用本地的材料和技术来模仿圆顶,或者干脆建成本地风格。由于技术的限制,寺庙往往规模小、维护困难。比如中国传统的木制寺庙,需要大量的支撑柱因而内部容量有限,并且动辄毁于火灾。

英国殖民结束后,现代的设计师们也对莫卧儿圆顶推陈出新,不断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耐用和美观和设计方案。伴随全球化的进程,这种久经时间考验的莫卧儿圆顶的风格也在全世界流行,甚至很多南亚以外的国家,比如中国。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在上面提到的众多大圆顶中,最受欢迎的是奥斯曼式的扁圆顶。无论在中东和东欧,还是在西欧、中亚、东南亚乃至东亚,我们都能看到这种风格的大型寺。

然而,在大众印象中,尤其是中国人的眼中,主要流行于南亚和东南亚的洋葱头式的莫卧儿大圆顶却往往被当作是寺的典型代表,这种源于南亚的风格甚至被当作是阿拉伯世界的正统。

长期以来,阿拉伯历史文化都未能进入大众文化视野。1992 年上映的取材自《一千零一夜》的动画片《阿拉丁》第一次满足了大众对于阿拉伯风情的想象,很多人关于文化的第一印象乃至全部印象都来自于此。

1990 年初,科威特与伊拉克的战争危机迫使迪士尼取消了前往巴格达取景的行程,转而前往印度城市阿格拉(Agra),动画里的虚构城市 Agrabah 正得名于此。在那座城市等待迪士尼的宏伟建筑,正是泰姬陵。

在此后的大量流行文化中,洋葱头式的莫卧儿大圆顶也一次次地都被当作建筑的代表,甚至直接和阿拉伯风格画上了等号。

另一方面,如果算上阿富汗,整个大印度地区加上东南亚的人口将近 9 亿,占全球 16 亿人口的一大半。这些国家都是莫卧儿风格流行的地区,并且与中国交流密切。

同时,它们又是世界主要的人口输出国,也是中东移民潮前欧美国家主要的来源,在欧美国家的南亚社区里,更多见的是这种莫卧儿圆顶的寺,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大众的错误印象。

在今天的沙特,多数寺不再有醒目的大圆顶,不少寺甚至没有圆顶。沙特政府修建的寺更是十分前卫和多样化。

· 当代沙特阿拉伯政府修建的不同风格的寺。左上至右下依次为:Al-Rahmah 寺(吉达,建于 1985 年,扁圆顶风格);Lady Aysha 寺(吉达,当代风格);King Saud 寺(吉达,建于 1987 年,马木留克圆顶);Imam Turki 寺(利雅得,仅一堵朴素的围墙);King Khalid 大寺(利雅得,奇特圆顶);KAFD 大寺(利雅得,当代风格)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